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统一考试大纲-网络教育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大学语文”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
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B)”考试大纲适用于英语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法、医、教育类专业的高中起点本科学生。也适用于除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的高中起点本科学生报考本科目。? ?
考试目标??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阅读文言文方面、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略低于“大学语文(A)”;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鉴赏;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
1.?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的文字。?
2.?文字通顺,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3.?语意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二)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
1.?考纲涉及的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考纲涉及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1)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
(2)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
3.?考纲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1.?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2.?鉴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1)结合文体知识进行鉴赏。?
(2)史传文学与小说,侧重于人物、结构、语言的鉴赏。?
(3)诗词、散文,侧重于抒情、写景、状物、意象、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鉴赏。??
(四)作文??
1.?议论文?
2.?记叙文?
3.?应用文
考试内容与要求? ?
(一)《诗经》与《楚辞》??
1.《诗经》与《楚辞》概述?
(1)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篇数。《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
(2)《楚辞》的诗歌形式、结集。??
2.《诗经·周南·汉广》?
(1)对爱情的追求。?
(2)“企慕情境”。?
(3).象征和想象。
(4)诗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诗经·陈风·月出》?
(1)月下相思。?
(2)环境、肖像和心理描写特征。?
(3)语言表达艺术。??
4.《诗经·邶风·燕燕》?
(1)送别情怀。?
(2)以物衬人的艺术特征。??
5.《诗经·卫风·伯兮》?
(1)战争与爱情。?
(2)行为描写、心理描写。?
(3)背诵全诗。??
6.《诗经·王风·黍离》?
(1)世变沧桑之感。?
(2)写景和抒情交融的特征。?
(3)背诵全诗。??
7.《诗经·小雅·采薇》?
(1)战争题材。?
(2)末章的艺术特色。??
8.《楚辞·离骚》(节选)?
(1)屈原的代表作。?
(2)“离骚”的含义。?
(3)《离骚》的主要内容。?
(4)《离骚》的比兴艺术手法。?
? 9.《九歌·湘夫人》?
(1)《九歌》的渊源。?
(2)首章的艺术特征。
试卷结构与题型?
一、试题类型?
1.?填空题。?
2.?选择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与默写。?
5.?论述题(包括分析鉴赏、理解发挥等)。?
6.?作文。
二、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45%,中等难度题约占45%,难题约占10%。??
三、试卷内容比例? 基础知识约占15%,简答题、论述题(作品分析、鉴赏等)约占40%,作文占45%
考试方式与时间? ?
1.?考式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